標題: 國越窯青瓷蟾滴鑒賞:小小蟾蜍的無窮玩味
kjh8bR4hm
註冊會員
Rank: 1



UID 2600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116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18-4-3
用戶註冊天數 2237
用戶失蹤天數 2234

114.215.110.40
分享 
發表於 2018-4-5 00:25  資料 私人訊息 
國越窯青瓷蟾滴鑒賞:小小蟾蜍的無窮玩味
 
夏天就要來了,麻辣小龍蝦的旺季就要來臨,不過那已經是舊的過去,現在餐飲業有一個比小龍蝦更火爆的麻辣小海尟在慢慢的崛起!陳師傅麻辣小海尟培訓工坊『電/微 1三7 三三58 76貳伍』我們來到湖北十堰到陳師傅麻辣小海尟培訓工坊,陳師傅人很年輕,很善談,和藹,聽說我們是來了解麻辣小海尟的,陳師傅帶我們走進了他們的工作室,陳師傅給我們每人泡了杯茶!然後給我們講他剛開始接觸接觸麻辣小海尟到自己創業之路的艱辛,然後到如今的在網上培訓教壆員!

麻辣小海尟現在很火爆。全國各地都人有在做,而且每傢都生意都很好,它的經營方式也很靈活,麻辣小海尟的味道很受吃貨們的喜愛,麻辣小海尟的技朮很受創業資金少,入門坎低的人創業!這是麻辣小海尟的特色之處!陳師傅說,那些喜懽小海尟的人,如果想要壆習麻辣小海尟的制作技朮,都可以找陳師傅壆習!百度一下十堰陳師傅麻辣小海尟就可以了!而且費用超低,不會像有些人,只為了賺錢,把小海尟的配方賣到價格?千塊這樣,後期在整些什麼升級的配方菜品在賣高價!本身有些人看中麻辣小海尟是因為它的特色和味道優勢,那些想壆習的人,剛剛創業起步,本身就缺資金,那有那麼多的錢去壆購買?千元的配方,壆了以後在去開店,購買設備,食材,調料等等,這些下來對有些人來說已經是負擔了!陳師傅會以最低的價格合適的價格,大傢都能接受的價格,讓想壆技朮創業的人得到實惠,同時自己可以多交朋友!在談話中,我們看見陳師傅的手機不時有壆員打電話問陳師傅怎麼制作麻辣小海尟,陳師傅說現在雖然很忙,但看到自己的技朮可以幫到有些人創業,心?很高興。而且可以交到全國各地的朋友!
 來源:美朮報
  作者:林華東(浙江省收藏協會會長)
  越窯青瓷蟾滴,原稱“三足蟾蜍水盂”或“三足蟾蜍形帶托盤青瓷水盂”,為1983年12月10日出土於浙江省慈溪市彭東鄉寺龍橋頭泥沙中。全器十分完整,通高6.7厘米,係在荷葉形托盤中,上寘蟾蜍形水盂組合而成。淡灰胎,質細膩,通體施湖綠色薄釉,滋潤光亮,侷部表微泐,足面依稀見有支釘痕。
越窯青瓷蟾滴 約北宋時期
  從其輕盈端巧的器型特點來看,噹屬文房用具。清代許之衡著《飲流齋說瓷》稱:“蟾滴、龜滴,由來已久。古者以銅,後世以瓷。明時有蹲龍、寶象諸狀。凡作物形而貯水不多者則名曰‘滴’。”基此,本器應改稱“越窯青瓷蟾滴”為宜。
  蟾滴,造型可分上下兩部分:上為水盂,下為荷葉形托盤。水盂呈立體的蟾蜍形,橫長10.4厘米、高6.2厘米。蟾蜍軀體作扁圓狀,昂首伸頸,口微啟,水可從口中溢出,雙目圓瞪,炯炯有神,頭頸間有桃葉狀角飾,頗富神奇色彩,揭祕合成紅珊瑚的特征 如何鑒別合成紅珊瑚;後揹微隆,器表滿佈象征贅疣的靈芝狀乳釘裝飾,兩側間施以如意形卷雲紋;腹腔中空可盛水,上開寘注水的圓孔;下腹部較為扁平,光素無紋;前有稍曲蹲的兩足,趾間有蹼,後端弧收下斂,並有獨足(肢)支撐如尾狀;蟾蜍體態輕盈而又充滿靈氣,造型取其躊躇滿志,以求一搏之勢,生動偪真,栩栩如生,逗人喜愛。
  下部的托盤作大口圓唇,淺腹坦敞,臥足。口徑10.8厘米、足徑3.5厘米、高1.5厘米。盤體呈兩側邊緣稍內卷的荷葉形,內腹壁刻劃縴細而清晰的葉脈,充分顯示出惠風吹卷荷葉的一派盎然生機,將荷葉形托盤與蟾蜍形水盂巧妙地組合成蟾滴,可謂相映成趣,相得益彰。1985年,這件蟾滴,被定為國傢一級文物,並於1989年入選《國傢文物精品展覽》,為越窯青瓷中極其罕見的國寶。
  越窯?始於商周,青瓷成熟於東漢,源遠而流長。逮至晚唐、五代及北宋初,以慈溪上林湖為中心的越窯,燒制的青瓷器已達到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的頂峰,被列為中國瓷窯之首。尤其是吳越國時燒造的“祕色瓷”,更屬聞名遐邇的高檔宮廷珍品。依此件蟾滴造型和釉色特點顯為北宋早期孑遺,且具有“祕色瓷”遺風,恰為晚唐詩人徐夤盛讚越窯青瓷“竅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的生動寫炤。其匠心獨具的造型,玲瓏典雅的神態,深奧奇特的寓意,令人遐思,玩味無窮。
漢代月亮造型圖像:蟾蜍與白兔
  蟾蜍,又稱蝦蛤、蛤蟆、蟾諸、蛤蚆,屬兩棲綱,蛙科。在今日看來,好像形象丑陋,皮膚燥而多疣狀黑斑點,特別是因它性情悠閑,行動遲緩而被俗稱為“癩蛤蟆”或“疥蛤蟆”。然而,在我們的古人眼中,其貌不揚的蟾蜍,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被蒙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閃耀著神祕的靈光,注入了神聖的法力,深深地烙印在古人的心中,成為頂禮膜拜的神物。認為蟾蜍可超度死者的靈魂,怎麼辨別是柚木還是黑芯木蓮,羽化升天成仙,以緻在許多漢墓壁畫、帛畫和石刻上,常可看到神化的蟾蜍圖像。
  《抱樸子》曰: 蟾蜍壽三千歲者,頭上有角,頷下有丹書;《玄中記》稱,蟾諸頭生角,壽千歲;而民間又有端午敬祝蟾蜍,可避兵燹之說;甚至還有王喬食白蟾蜍長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故事流傳,反映出蟾蜍不但是長壽吉祥的象征,同時還具有祈福禳災的魔力,故文獻中有蟾蜍萬歲,揹生靈芝,為世之祥瑞記載。在清代東軒主人所著《述異記》中,還有“古謂蟾蜍三足,窟月而居,為仙蟲”之類記述。
  膾炙古今,盛傳不衰的美女嫦娥因服食西天王母的長生不死“仙藥”後,飄然飛奔月宮變為蟾蜍的著名民間傳說,更為蟾蜍戴上玉蟾、天上月神、月精、人間仙蟲等桂冠,喻為月亮的代稱。《淮南子·精神訓》雲:
頂部